1943年的冬天,華北某地一支八路軍游擊隊在配合主力部隊取得重大勝利后,前往根據地蘇家莊。途中,他們在密林里發現了腿部受了槍傷的孩子小松。小松是在父母被日寇殺害后,只身從敵占區逃出來的。小松一看眼前的人都穿著日本軍大衣和大皮靴,立即仇恨滿胸,想要逃走。指導員張偉把小松帶到蘇家莊,安排他在子弟兵的好媽媽鄭大娘家養傷。慢慢地,小松解除了疑慮。當他…1943年的冬天,華北某地一支八路軍游擊隊在配合主力部隊取得重大勝利后,前往根據地蘇家莊。途中,他們在密林里發現了腿部受了槍傷的孩子小松。小松是在父母被日寇殺害后,只身從敵占區逃出來的。小松一看眼前的人都穿著日本軍大衣和大皮靴,立即仇恨滿胸,想要逃走。指導員張偉把小松帶到蘇家莊,安排他在子弟兵的好媽媽鄭大娘家養傷。慢慢地,小松解除了疑慮。當他知道這支隊伍就是八路軍游擊隊,張偉就是游擊隊的指導員時,心情十分激動,他向親人傾吐了心中的仇恨,堅決要求參加八路軍打日寇,為親人報仇。小松參軍后,組織上讓他當馬倌,小松認為放馬報不了仇,殺不了敵人,不愿干。在指導員和同志們的啟發下,他認識到在游擊隊里做什么都是為了抗日,他決心當好革命的小馬倌。小松機智勇敢,但缺乏對革命紀律的重要性的認識。一次,他放馬時隨便開槍打野羊,驚動了敵人,影響了戰斗部署。指導員向他進行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教育。在黨的關懷教育下,小松漸漸成長起來。在一次伏擊戰中,他發現了殺害他親人的日寇黑田,但為了整個戰役的勝利,他嚴格地執行了紀律。日寇受挫后,黑田下令洗劫蘇家莊,殺害了鄭大娘。這更激起了小松的仇恨。為配合主力部隊解放嶺西鎮,小松接受了取情報的任務。他機智地利用驚馬通過敵偽崗哨,利用羊群沖散民夫隊,和郝爺爺取得聯系,完成了任務。在“引敵入甕”的戰斗中,小松在去東山的岔道上,巧妙地迷惑了敵人,將黑田牽人了游擊隊的伏擊圈。小松和指導員并肩作戰,圍殲日寇,指導員為掩護小松而受傷,這使小松深受教育。小松頑強地追擊日寇,終于親手打死了黑田。在革命戰爭的鍛煉下,小松成長為抗日小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