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易考拉海購發布《2017進口美妝趨勢報告》。網易考拉海購作為國內最大跨境自營電商平臺,在近3年來也見證著美妝產品銷量的快速增長;面部護膚、清潔、底妝、防曬等基礎型、標準化較高的護膚和美妝產品在線上的銷量一直穩步上升,而一些眼部護理套裝、化妝刷工具、面部清潔套裝等產品近年增長較快。
混合型膚質居多 選擇美妝重功效
根據網易考拉海購《2017進口美妝趨勢報告》》顯示,中國女性半數為混合型膚質,而在年輕群體中油性皮膚也較多,隨著年齡增長中性、干性膚質不斷增多,將近有7成以上女性消費者曾經或正在經歷長痘痘階段。這也導致了中國女性消費者,在對美妝類商品的選擇時,更注重其功效成分。
以護膚類商品為例,滋潤補水作為最基礎的功效得到所有用戶的關注,年輕用戶對于一些效果外顯、及時性的功能更加關注,比如美白、祛斑祛痘、去黑頭等等;而中年群體則對這些功能的關注明顯降低,主要集中于補水、抗氧化、抗過敏等內在保養功效。
而對于一些新興美妝概念的嘗試,女性消費者也大多聚焦在功效上,并且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年輕族群偏愛“藥妝” 中年群體更關注科技、醫學美容。

受地緣優勢帶來的相應膚質影響,日本系美妝產品幾乎是中國女性各個年齡段的選擇。但其他國家也有著不同的受眾,年輕群體主要購買韓國及中國的產品,成熟女性則更偏好法國、 美國的產品。對于不同原產地的跨境美妝商品,中國消費者對于不同國家美妝產品的特點也了然于心,日本的“藥妝”、美國、法國產品的高科技配方以及中國的純天然等概念較為深入人心。

美妝現狀高普及率 年輕群體“花樣多”
根據報告內容顯示,中國將近79%的女性消費者都會化妝和護膚。但相較護膚產品在使用上呈現的醒目進階性,美妝產品沒有明顯的規律;除了底妝類產品使用的人數最多,一些易于入手使用且市場熱度較高的單品比如口紅、眉筆等也受到追捧;而在個人的彩妝產品的使用數量上,也呈現較為分散的特征,這也說明中國女性在彩妝行為上還不成熟,個體差異性大。

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國女性消費者目前中國女性繼續在美妝上進階的動力似乎不足,即便化妝10年以上依然主要停留在滿足日常所需的“夠用”階段。
將近72%的女性消費者,其妝容也主要集中在工作妝和聚會妝這2種。
但得益于中國美妝達人與博主的影響,中國學生群體在彩妝上展現出較高的興趣度,口紅、眉筆、隔離、化妝工具、眼影、遮瑕等多方面產品有較高的使用率。雖然以學生為主的年輕用戶(22歲以下)群體的化妝年限最低,但會的妝容數量卻最多:化妝年限在1年以下的比重占據了47%,但會4種以上妝容的比例明顯高于其他年齡層,可見他們對于一些新的妝容更愿意嘗試,也更愿意在不同場合用妝容表達不同個性。
但愛“花樣多”的學生群體,對于美妝產品的價格仍然較為敏感,美妝花費主要集中在千元以下,她們在選擇美妝產品更加務實,最關注主打功能和價格,對于品牌的關注度排在第三,而對于外形設計的關注也相對較高,體現出年輕一代購物“注重顏值”的特點;而成熟女性則明顯關注品牌,同時對于原產地、內部成分等因素更加關注。

向往高端產品 更要適合中國需求
與消費現狀形成強烈反差的是,88%的中國女性消費者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希望使用更高端的化妝品,59%的消費者表示愿意嘗試新興小眾商品;對比來看,高端化的訴求依然強烈,在學生群體中也具有很高的比例,隨著年齡增長,對于小眾品牌的興趣度會逐漸降低。

從品牌選擇上,不同年齡階段的女性消費者,其對品牌的選擇也存在差異,除了資生堂深受各年齡階層女性消費者喜愛外,學生群體更偏好平價、口碑較好的產品,比如悅詩風吟、雅漾、無印良品等品牌,而像YSL口紅、得鮮等一些網絡熱門美妝產品也頗受好評;隨著年齡增長,一些更加高端的品牌如雅詩蘭黛、蘭蔻、 SKII 、CPB等品牌更加受歡迎。

但中國女性由于混合性、油性膚質較多,更偏好輕薄質地的產品,尤其是22歲以下的年輕一代最愛噴霧質地,而與此相對的是使用進口美妝產品中的最大痛點就是質地太過油膩,導致難以吸收,口紅顏色不合適、設計不合理導致的取用不便也進入了痛點前三。對于中國龐大的,深具潛力的女性進口美妝市場來說,海外美妝品牌需要根據中國女性市場的本地需求,推出針對當地消費人群的新產品,或許將成為市場的新突破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