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內參:一步盡覽營銷花花世界
席溪,這是她在營銷圈子的第十年,在剛邁過的2016年里,她和她創辦的心翼互聯,迎來了兩歲的生日,她做起的時尚營銷的生意讓許多人艷羨不已。
在這生意中,席溪獲得時尚圈中眾多客戶的贊許。時不時的稱贊心翼互聯和她為“智庫”、“外腦”……她認為自己其實更像是一個“建議者”。
目前長期合作的客戶,行為藝術家胡社光、文化企業家岳曉琳都與席溪相識于時尚活動,在北京大多數時候,在他們的眼中的席溪更像是整個盛筵的獻禮師,同她自己認為的一樣,是沉浸于一場場酣暢淋漓的活動中的人。
“堅持原創,拒絕抄襲。”這是席對自己和公司文化的愿景,而依坐于椅背的她,幾杯茶水下去,對提及到的北京的記憶已經模糊了許多。但不忘的是在媒體和甲乙雙方歷練的種種。
「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斯賓塞·約翰遜」
文| 黃牌貝司
圖片提供| 心翼互聯
采訪| 黃牌貝司 薛志杰
席溪說自己更像是一個骨子里很傳統的80后金牛座,從創業的第一天開始,她說自己更像是一個非典型的媒體人。十年多的職業浸染讓自己無論是在營銷還是在時尚領域都已經有一把明鏡。
在采訪中她提及最多的是她不斷創新的態度。
“我很慶幸,我現在做的事情正是我喜愛的事情,就是通過我自己和我的團隊,為我們的客戶提供專屬品牌自己的發展規劃和市場營銷等相關的工作。”席對創新的堅持,贏得了許多公司日后的重要客戶。
創業前,席溪最早是媒體出身,后來去了甲方和乙方接觸了很多項目和案子。她深諳媒體的屬性和甲乙雙方的執行態度。她記得自己在要創業的時候說過一些狠話“乙方,大多考察的是多面手和執行力的態度,甲方,不僅要善于寫稿和維護還有管理。但這兩個維度都會讓人很不爽。我覺得生活變成那樣當時的變得沒有意義。如果要我做,我就做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事情),就算沒做成,要死也是死在自己的手里。”
一開始,作為自由營銷人的她接到客戶的邀請去做去哪兒網上市相關的Case。“他們覺著,席溪還是挺靠譜的。”在合作的中后期,當時去哪兒網的公關總監將席溪推薦到了一個垂直時尚平臺。就是那年,她第一次通過自己的能力和口碑走進了時尚營銷。“我一直沒有見過去哪兒網總監本人,當時也沒用微信和QQ,都是打電話過來的。”
進入到時尚圈子的席溪發現跟之前完全不一樣,發現以前用的東西到這里用不上了。她發覺時尚圈并不是大家所發覺的那么的光鮮艷麗。
時尚的圈層
“比如說我們做四個婚紗禮服客戶,每一個婚紗禮服客戶他們都會有一個自己的圈層,品牌自身會跟合作的品牌有緊密聯系的。
比如說我是婚紗禮服的客戶,可以跟十家的婚慶機構合作。這是營銷人普遍的思維。
但是時尚圈可能就不是這樣的,因為受眾的消費群體不一樣,所以合作會更精準,以少而精取勝,而并非大而全,因為首先要考慮的是受眾消費群體是否相匹配。”
在席的眼中看到的時尚圈是一個競爭異常激烈的圈子。客戶彼此之間的合作都非常默契,彼此之間暗流涌動才會讓這個圈子更加讓人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