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對網紅的認知,還只停留在papi醬的話,那么恭喜你,你OUT了。4月8日深夜,因為當紅偶像鹿晗在其微博PO了一張在外灘與一只郵筒的合照,這只郵筒迅速躥紅,并引發粉絲排隊與郵筒合影,已儼然成為新“網紅”代言。
“網紅”這個物種,不但能讓這樣東西或人本身從互聯網中獲得高關注,現在看來,還能帶來頗高的經濟效益。此前,網絡紅人papi醬已經成功獲得1200萬投資;在清明節時,杏花樓推的“咸蛋黃肉松青團”一盒6個48元賣瘋了,不折不扣晉升“最紅”青團。現在,與鹿晗合過影的郵筒也紅了,連該郵筒的收發信件的量也有所增加。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這大概是鹿晗粉絲的真實想法。雖然為了一只郵筒排隊合影,筆者不是太能理解,但就像很多媒體報道的,“如果走你走過的路,看你看過的風景,是不是就會離你更近一點?新晉網紅郵筒君已成上海新地標!鹿飯合照都是自覺排隊,理性追星,文明有禮。”作為看客,我們沒什么不能原諒的。
@MISS木伊:哈哈哈,雖然覺得排這么長的隊很搞笑。但就為排的這么整齊來說,這是一群有素質的、理智的粉。
@鹿海帶的媳婦兒鹿化帶:我們沒破壞公共設施沒,也沒影響正常交通,為自己的文明追星點贊。
@韓丹丹420:粉絲也是普通人,看客您也不必要把我們當異類,說不定那天您就喜歡上誰了呢?
@Molise鹿狍狍的森林:理性追星,文明守禮,鹿飯素質棒棒噠。
@FORyour_LIGHT:鹿哥,我就想問,你到底還想捧紅幾個郵筒?你為森么這么中意郵筒?

但是連一只郵筒都需要排隊合影,帶動出來明星的粉絲效應等話題,已經引發社會學家的關注。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顧駿都大聲疾呼:“有些狂熱的過激行為,是不能為大眾所理解的,這其中也有盲目從眾的心理存在。”不少網友認同這一觀點。
@貓骨跳跳:不明白為什么,估計我老了,我只是在家里看看MV而已。都太熱血了吧。
@某-J:這樣算理性?
@A馬夏爾:等你過了追星這股熱情,你也會覺得這種行為挺逗。
@打籃球的叮叮貓:要是個垃圾桶多好,還省著我們的環衛人員去擦了,一定比新的好。
這年頭,什么人或東西說不定什么時候就紅了,關鍵看能紅多久,是否紅得有質量,經不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如果你要和一只郵筒或青團比誰更“紅”,那是不是LOW了點?